“青年茶话会”暨国际文化学院学术半月谈之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实习实践分享沙龙
时间:2025-06-17 16:51:00
2025年6月3日上午10时,国际文化学院青年茶话会暨学术半月谈系列活动于石牌校园“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06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以“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实习实践分享”为主题,邀请国际文化学院研究生办公室主任张倩老师及三位研究生代表周泱、王夏航、范颖,围绕海外交流、孔院志愿、校内实习等方向,分享如何在实地中锤炼教学能力、构建职业路径。这不仅是经验传递,更是一次关于教育理想与现实世界的深度对话。
从准备到收获:实习全景导览 | 张倩老师
张倩老师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硕士实习的基本规范与筹备路径。她强调,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务必明确时长要求、岗位内容与单位资质。准备阶段时,尽量提前打磨好简历与证书材料,并主动争取导师推荐信等支持文件。同时,她介绍了我院对接的国际交流资源,如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与拉脱维亚大学,鼓励大家面向海外主动规划。在实习时,她特别提醒大家重视安全纪律与考核标准,并详细说明了实践报告撰写、考核表填写与照片视频提交的相关规范,助力学生建立完整的实践档案。
跨越语言的边界:一位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的日常 | 周泱
周泱,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从2019年泰国中文教师到2023年英国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再到2024年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留学生讲师、2025年美国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他的志愿之路已跨越多个国度。
他坦言,不同国家的工作环境带来截然不同的挑战:在本次讲座上,他着重分享了英国的志愿工作,涵盖教学协助、文化活动设计与行政对接;这段志愿经历不仅锻炼了他沟通与应变能力,也让他深刻意识到文化敏感性的重要。
周泱同学曾荣获第五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语言类特等奖、2024“汉教英雄会”中南区一等奖及全国总交流赛“最佳教学创意”奖,他用实际行动回应了“何为中文教师”的深层追问。
在他乡讲中国故事:泰国孔院经历 | 王夏航
王夏航,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夏航同学曾代表我校参加“汉教英雄会”中南片区活动,曾获2023学年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第五届全国研究生汉语教学微课大赛学生组文化类二等奖等荣誉,拥有优秀的中外沟通与教学设计能力。她于2023-2024年派驻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担任国际中文教师,在一年中深入参与了课堂授课、文化推广活动与监考评估等多项任务。
在本次讲座中,她向我们分享了泰国的风土人情,如当地气候和饮食习惯,也为我们呈现了中泰两国的文化差异。并且,她还向我们传授了面试经验和志愿者选拔的流程,帮助感兴趣的同学们做好志愿者的准备。
课堂里的现实感:一名语文教师的养成 | 范颖
范颖,2023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她身为2023级专硕党支部纪检委员,荣获2023、2024学年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团队三等奖。研二时,她曾分别在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和深圳市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实习。
她分别从实习准备、实习内容和实习收获三个方面为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实习经历。在准备阶段,她了解自身需求、提前计划实习方向,积极从学校官网/公众号寻找实习单位的联系方式。实习时,从听课观摩到备课教学、作业批改、教研参与、班级管理,她扎实走过了完整的教学流程,并在不断反思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如今,毕业在即的她将正式就职于深圳,担任初中语文教师,开启自我的新篇章。
这场沙龙带来的不只是几份实习经历的分享,更是一扇让大家提前看见“教学现场”的窗口。从海外课堂到本地中学,从面试准备到教学实操,老师和几位分享嘉宾用亲身经历为同学们勾勒出实习的全貌。愿每一位正在规划实践路径的同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出发点”,在现实中完成教育与成长的双重抵达。
供稿:邱梳桐
供图:杨 进
初审:胡恒波
复审:邱华妹
终审:吴晓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