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百意副院长率队赴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访问交流
时间:2025-03-28 08:56:00
2025年3月25日至26日,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邓百意、汉语言专业系主任刘书慧、汉语教育与预科中心主任冯冬梅、招生与项目部专员李宗蔚及本科生辅导员吴桂洵一行相继访问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围绕“国际人才培养与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主题进行专题调研与交流。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院长王秀成、副院长戴思远、国际学生教务办公室主任曹锐、国际学生招生外事办公室主任白静、国际学生事务办公室主任阿鹏涛、学院教师周燕飞出席交流座谈会。王秀成院长对邓百意副院长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云南师范大学及云南华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特别强调学院特色为开设澜湄五国小语种专业(泰语、老挝语、越南语、缅甸语、柬埔寨语),实现中外学生语言互助。邓百意副院长对华南师范大学及国际文化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学院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对来访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双方围绕留学生招生及宣传策略、“中文+”课程的创新构建、教材研发实践的推进路径、留学生日常管理等重要议题进行深入探讨,就课程培养体系与课程建设经验等问题展开热烈交流。周燕飞老师分享了关于《高铁客运汉语(中老双语)》的教材编写经验,为我院“中文+”课程的多元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启发性建议与思考。未来期待两校发挥各自优势,开展课程开发与应用的深入合作,携手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马理、外联部部长陈新、副教授杨子琴、教务办主任刘燕青、团委书记邹晓晓等参加了26日的座谈。深度对话聚焦关于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议题,包括招生策略、教学内容革新、汉语言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方向设置、留学生实习实践安排以及奖学金政策等。邓百意副院长强调将中文教育与实际应用能力结合的重要性,倡导多样化、多层次的专业课程学习,着力探索“中文+职业”的教育模式,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马理副院长介绍了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的基本情况,分享了中外学生全面趋同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包括课程设置及住宿安排以及通过实习实训、校企合作提升教学质量的发展过程。面对市场变化,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开发、应用以及项目合作模式与管理等问题展开了积极探讨,并表达了未来加强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的愿望,以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此次调研,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与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在“中文+”应用课程的研发与创新、来华留学生课程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招生与项目的推广策略、留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充分交流,为学院进一步推动应用型复合型中文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提供了启发,为学院国际化教育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助力。
供稿:李宗蔚
供图: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华文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云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院
初审:戴相斌
复审:刘书慧
终审:邓百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