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日下午,由国际文化学院、汉语学习与国际推广省重点实验室、心理学院联合举办的“砺儒讲坛”第七十四讲暨“国际汉语论坛”第二十二期在田家炳教育书院B503讲学厅成功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了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杨亦鸣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江新教授分别作了“语言在人工智能中的核心作用”和“汉语文本可读性特征体系构建及其效度验证”的学术报告。国际文化学院刘凌书记、吕蔚副院长、方清明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葆华教授、汉语学习与国际推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利教授、心理学院“长江学者”王穗苹教授、副院长王瑞明教授等相关院系以及外校师生共计300多人聆听了本次讲座。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左鹏军教授主持。
论坛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杨亦鸣教授主讲,第二部分由江新教授主讲。
杨亦鸣教授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各阶段的主要成就和存在问题,指出下一代人工智能继续探索的可能路径和未来前景,为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杨亦鸣教授的演讲理论性强,例证丰富,深入浅出,生动幽默,为现场听众呈现了一场高端前沿的学术盛宴。
江新教授介绍了从汉字、词汇、句法和篇章四个层面、13个维度、104个指标评估汉语文本可读性的研究成果。此项研究的模型中,词汇层面的语言特征可预测62.1%的文本可读性;汉字熟悉度等5个维度预测准确率最高;不同层面语言特征的预测准确率受文本难度的影响。江教授还演示了汉语文本可读性评估步骤,体现出理论探究与学习实践相结合的学术理念。
在讨论交流环节,杨亦鸣教授和江新教授回答了现场师生关于“汉语文本研究如何提取篇章特征”“鹦鹉学舌应属于什么样的行为”“计算机研究是否是语言学的研究”等问题,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启人思考。
左鹏军院长在总结中指出,两位教授的演讲表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听讲师生们领略了两位学者的语言艺术、演讲魅力和学者风度;也让大家感受到了人文学者的经世情怀;希望听讲师生都能学习这种严谨、缜密、清晰的思维方式和专注的学术态度,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取得进步和成绩,并邀请两位教授能再次莅临学院指导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此次讲学活动受到广大师生的热情关注和热烈欢迎。